【電影】太陽花學運反服貿之外的訴求:愛 - Wine Muses 酒繆斯雜誌|電影 音樂 酒 藝術 文化 哲學 評論

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
【電影】太陽花學運反服貿之外的訴求:愛

太陽花學運以來,大家開始會來越嚴肅,想來點輕鬆的話題,我想不如談點「愛」吧?

"我做了這麼多,就只是為了要逗妳笑而已。你想要真愛,這就是了。它並不完美,但這就是了。"(愛在午夜希臘時台詞)

 談「愛」就舉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《愛在午夜希臘時》,之前也寫過一篇配樂和一篇感想文章,而整部電影用得是對話方式來探討「愛」,某個程度上也是符合希臘哲學用言語邏輯探求真理的方法。 傑西對席琳的最後告白,男人和女人之間無可避免永遠有著衝突,我們永遠爭吵著付出和回饋之間,期望與實際中間的落差,像是「去伊斯坦堡卻只為了吃個漢堡」這種芝麻蒜皮小事情而爭吵,甚至激化對立而落入仇恨鎖鏈的循環之中。

 "我們時常出現在他人的生命裡面。我們總以為我們對那些人非常重要,但我們終究只是過客。"(愛在午夜希臘時台詞) 

然而,那些喋喋不休,那些瑣碎小事。最後,都會被時間沖淡。原來那些我們曾經以為多麼讓人驚慌失措的致命一擊,其實多年後再看一次,有些根本不值一哂。 是的,最難的是生活,便是愛與死亡。我們不能決定怎麼死或是何時死,但我們能決定如何愛,如何愛自己,如何愛別人,如何愛世人。縱然你學問淵博能舌戰江東群儒,即便你武功蓋世能輕易取人首級,最終要面對的還是「愛」。 從言語邏輯之中的爭辯探尋真理也僅是人類智慧所能觸及的極限,最終仍是意識形態的爭鬥,相互否定前提的循環,唯一能解決的手段其實是「死亡」,以物質暴力迫使對方無法反抗自己的意識,在人類的歷史不斷重演,用鮮血和屍體來證明自己的信念主張是有極高價值的。

"活著從來就不容易,所以我們需要彼此;但是道別更難,所以每一次的選擇都只能更膽顫心驚。而這一路走來,不斷傷痛又癒合的自己,是更強壯、還是更蒼老了?" (愛在午夜希臘時台詞) 

我每天晚上睡前都這麼問自己,到底什麼方式去「愛」才是比較恰當的?老實說,我還沒有很好的答案,不知道你是否有了呢?